1,砂率指的是什么

砂率:SP= 砂的用量S/(砂的用量S+石子用量G)×100%是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从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确定砂率的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水泥浆最省时的最优砂率。中文名砂率释义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百分率。原则,水泥浆最省时的最优砂率计算中砂率用"βs"来表示,非"SP"

砂率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肌肉注射青霉素属于内环境

青霉素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但假如用药不当,会直接影响疗效,甚至产生耐药性。 一、青霉素溶媒的选择。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药物,分子中存在着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它在干燥状态下稳定,在水溶液中除发生降解反应外,还会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致敏性的聚合物。溶液的ph值对聚合反应影响很大,在偏酸性环境下只发生n型聚合反应,而在偏碱性环境下会同时发生n型和l型聚合反应。为减少其降解和聚合反应的发生,静脉滴注青霉素药液的ph值应控制在5~7。而很多临床兽医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常用5%或10%的葡萄糖或者5%的萄萄糖氯化钠作为青霉素静脉滴注的溶媒。由于前者的ph值为3.5~5,后者为3.5~5.5,所以用它们做青霉素的溶媒是不适合的。然而肌肉注射青霉素时情况就不同了。临床常用0.9%的氯化钠或注射用水作为肌肉注射溶媒。用2%的苯甲醇做溶媒,肌肉易硬结,目前很少使用。用0.2%~0.25%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青霉素的稳定性、溶解度较好,在止痛、降低肌肉硬结方面较为理想,是肌注青霉素的最佳溶媒。 二、青霉素的静脉滴注次数及浓度。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血药浓度很快达到高峰,为半小时,而消除半衰期为40~45分钟,经过3~4小时约有90%已排出体外,6小时血药浓度已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而细菌受到青霉素冲击后再生长只需3~4小时,若每日1次静脉滴注,则细菌有12小时以上的时间不接触药物,从而可以继续繁殖,而繁殖出来的细菌到下一次药物达到高峰时又不易被杀灭,致使青霉素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近几年来我们在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发现,中型成犬静脉滴注80万~160万单位,药量偏大,且每日一次不合理。应严格按兽药药典规定,青霉素静脉滴注50万~100万单位,每日2~4次,使其充分发挥优势,获得最好的疗效,同时避免一次性大剂量用药给家禽带来的不良反应。 三、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时的输注速度。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时如速度过快,肌体难以适应,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过多的药物会引起脑等部位出现不良反应,过慢又会使其水解和发生聚合反应,只要有0.1%的四聚物形成,就足以引发过敏反应,水解又使青霉素疗效下降,所以一次剂量的青霉素溶于100毫升0.9%的氯化钠注射用溶媒中,于1小时内滴完为好,并严格遵照现配现用的原则,不可久置后使用。 以上所述只是青霉素类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要使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合理的应用,则每一个环节均应重视,且应加强兽医的合理用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青霉素的抗菌效果,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除了细胞内液,人体内的环境都可称为细胞外液,即内环境。肌肉组织是由特殊分化的细胞构成的基本组织,许多肌细胞聚集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围成肌束,其间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所以注射的是时候,都不会打到细胞里,针头都停留在细胞外面,所以注射的液体都会留在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为什么肌肉注射青霉素属于内环境

3,多工器是什么多工器原理及作用

多工器是双工器、三工器和四工器都这一类设备的统称。多工器有单一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多工器是一组非叠加的滤波器,这些滤波器在组合方式上确保不相互加载,并且输出之间高度隔离。双工器由两个(收发)滤波器合并组成,共用一个公共节点(天线),允许设备同时发射(Tx)和接收(Rx)。双工器通常用于频分双工(FDD)无线电应用,其中一个滤波器是发射滤波器,另一个是接收滤波器。双工器的设计能够确保每个滤波器的通带不会加载另一个滤波器。另外,接收滤波器输出中出现的发射信号需要显著衰减,这一点也很重要。之所以需要这种高等级的隔离,是为了确保信号不会导致接收前端发生过驱。这种隔离往往被称为发射频率下的收发隔离,常见数值在55dB以上。  另外,接收频率下也需要高等级收发隔离。这是为了防止发射信号产生的宽偏移噪声(接收频率)在接收器输入中出现,从而降低灵敏度。以上两种隔离要求构成“带内隔离要求”——收发滤波器对应同一频带。注意:不要搞混双工器和同向双工器!  同向双工器可让两台不同设备共用同一条信道。同向双工器可以作为普通双工器使用,但普通双工器不能作为同向双工器使用。三工器  三工器由三台滤波器(或端口)组成,共用一个节点(或端口)。三工器的通带加载和隔离目标与双工器相同。三工器有12/13频带三工器和1/4频带三工器。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常见的三工器应用是将通常需要两个双工器的地方合并成一个三工器,以此节省电路板空间。在上方,Band 12和13被合并到一个三工器,这是因为两个频带的接收频带或下行链路频带相互邻近。因此,利用一个宽带更宽的滤波器合并两个滤波器,从而形成三滤波器结构。在下方,Band 1和4被合并到一个三工器,这是因为Band 4的下行链路是Band 1下行链路的一个子集。四工器  四工器将四个滤波器合并,共用一个节点。四工器的通带加载和隔离目标与双工器相同。四工器有Band 25/4和Band 1/3四工器。  四工器允许两个频带同时连接到天线,这对于载波聚合等应用非常有用(在载波聚合中,一部手机可能需要同时接收两个频带)。四工器的复杂程度高于双工器和三工器,这是因为四个滤波器必须共同设计,并且满足严格的交叉隔离规范。“交叉隔离”是指频带之间的隔离。回想一下,双工器要求发射信号在相应的接收频率输出端大幅衰减。对于四工器而言,发射信号需要在两个接收输出端大幅衰减。与此相似,为控制接收频带的噪声,需要对接收频率下的发射信号进行隔离,现在四工器有两个接收输出端。  当您考虑所有情况时,会发现四工器有八个重要隔离,而双工器只有两个!
一、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耦合器是从无线信号主干通道中提取出一小部分信号的射频器件,如图2所示,与功分器一样都属于功率分配器件,不同的是耦合器是不等功率的分配器件。耦合器与功分器搭配使用,主要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使信号源的发射功率能够尽量平均分配到室内分布系统的各个天线口,使每个天线口的发射功率基本相同。 二、耦合器的作用: ⒈组成开关电路 当输入信号ui为低电平时,晶体管v1处于截止状态,光电耦合器b1中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近似为零,输出端q11、q12间的电阻很大,相当于开关“断开”;当ui为高电平时,v1导通,b1中发光二极管发光,q11、q12间的电阻变小,相当于开关“接通”.该电路因ui为低电平时,开关不通,故为高电平导通状态.同理,因无信号(ui为低电平)时,开关导通,故为低电平导通状态. 2.组成逻辑电路 电路为“与门”逻辑电路。其逻辑表达式为p=a.b.图中两只光敏管串联,只有当输入逻辑电平a=1、b=1时,输出p=1.同理,还可以组成“或门”、“与非门”、“或非门”等逻辑电路. 3.组成隔离耦合电路 电路如图4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交流耦合放大电路.适当选取发光回路限流电阻rl,使b4的电流传输比为一常数,即可保证该电路的线性放大作用。

多工器是什么多工器原理及作用


文章TAG:什么什么是打砂工  砂率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