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创新文化是什么,徐州重工集团企业精神文化和经营理念是什么
来源:整理 编辑:盒子机械网 2023-05-06 05:40:55
1,徐州重工集团企业精神文化和经营理念是什么
徐工集团秉持“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按照以工程机械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开发体系,不断开发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
2,徐工集团企业文化是什么
“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使命:探索工程科技、为全球工程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愿景:成为全球信赖、具有独特价值创造力的世界级企业!核心价值观: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企业精神:精益,专注,创新,奋斗。行动信条:诚信正直,客户导向,追求卓越,团队协作。经营理念:国际化,精益化,补短板,可持续。管理理念:系统化,科学化,模式化,精细化。工作理念: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干部座右铭:有忠诚有定力,有张力,有担当。员工座右铭:能学习能协同,能干事,能吃苦。四大子文化:学习文化,质量文化,创新文化,绩效文化。【拓展资料】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是徐工集团的子公司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研制、生产、销售汽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特种消防车和高空作业平台的专业化制造企业。公司总占地面积近3000亩,拥有行业内最具领先水平的精、大、稀重点设备。2012年徐工集团位居全球程机械行业第5位,移动式起重机排名第一位。近年来,徐工重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已经连续11年,中国工程起重机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0%,是中国工程行业首家超百亿元非集团性企业。公司大力实施“走出去”和“国际化”战略,产品出口包括欧洲、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30% 左右。公司构建了管理、技术、营销、技能四类人才的横向和纵向职业发展通道,为有志于在专业路线或管理路线发展的员工均提供了成长路径,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共同进步,成就辉煌。
3,什么是创新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异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更新的人。对知识经济来说,“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所以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确定性来应对明天的不确定性。同样都是做企业,靠什么说话才更有力?同样从事制造业,如何能使同类产品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同样从事服务,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更愿意尝试和接受?唯有创新,创新的重点在于“新”而非“创”,只有新的亮点,别于其他同行业同类型产品,才能吸引顾客的眼球,才能取得与客户接触的机会,进而实现合作。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注册企业达12万,其中存活企业只有2万。存活下来的企业当然不是“被”注意到并且出于巧合,他们或多或少地在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自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一席之地从而发展起来。因此有人说,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1、企业的核心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可以理解为关于“创新”的价值取向,即如何看待企业创新的价值?2、创新文化应区别于文化创新,创新文化,是关于创新的文化。文化创新,则是关于文化的创新。3、在词义上,创新,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在动词意义下,创新文化,就是文化创新。 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与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其直接体现就是企业实力与企业实力之间的竞争。所以这些年企业赖以常青的源泉----"创新"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是什么?说得直白一点,没有人做过的东西你做了就是创新。那什么叫做自主创新呢?自主创新的标准又是什么?我认为自主创新应该是一个体系。企业做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应该经过一个过程,首先要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然后是自主认证的能力,目标是培育自主创新的品牌,只有走过这一系列过程才是完成了自主创新。 为什么培育自主品牌是衡量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准呢?因为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使之成长为世界名牌,进而以此为基础使企业成长为世界级公司,已成为衡量我国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努力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形成自主品牌体系,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建设自主创新体系是一个内外并重的过程。外部因素就是体制创新,而企业做为创新的主体承担得更多,包括技术创新、流程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首要面临的是技术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资者、组织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风险的承担者。一个企业在创新研发的投入可以看出企业是否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而且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实际利益分配份额的决定性因素,它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直接体现着产品的开发能力。截至2005年,比亚迪共申请专利1406项,其中发明专利575项,国外专利87项;获专利授权共26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国外专利3项。比亚迪在汽车技术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是相当大的,总投入已经达到15亿元以上。再者是生产的自主,比亚迪十分注重创新技术的实际成果转化,并将研发和生产销售环节紧密的结合,比亚迪中央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技术创新的成果要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就要求企业有自主认证的能力。企业要保护好界定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国外汽车产业的认证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我们的汽车企业不能活在别人的游戏规则中。试问,即使我国企业的汽车产品有了超过国外的技术与质量,最终还是会被各种国外技术"权威"机构所挤压,那么在市场上,在技术认证上,我们有平等对话的机会吗? 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科技发展理念,把掌握核心技术作为创新的基石。回顾比亚迪的发展,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靠的就是掌握核心技术。在争得市场主动的同时,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比亚迪"技术为王"的发展理念。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比亚迪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产业转移的时候曾一度遭到人们的质疑。但是,比亚迪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在it产业高歌猛进的时候,比亚迪毅然进入汽车产业,并将"创新基因"成功移植,推出了比亚迪f3,使"不可能"的神话变为现实。比亚迪用成功告诉人们:创新的路上,没有抢跑者。 在汽车制造业中,几大核心技术不外乎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模具技术以及底盘技术,而模具技术无疑是最具基础性的,又是最有难度的。比亚迪f3在整车模具上抛弃了中国车企习惯的外包做法,大胆创新勇于先试先尝,进入汽车行业后在收购北汽集团旗下的模具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比亚迪汽车模具中心,其现在已经跻身国内最大汽车模具制造中心行列,可以为国际顶级的汽车企业提供模具开发工作。 比亚迪在营销上创新最典型的例子是精准营销。体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在产品层面上,f3这款车型是以细分目标市场为前提的,体现出精准的特点。1.6l-2.0l排量的中级家庭轿车市场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市场,比亚迪成功地预估到这一细分市场的潜力。其次,从营销层面来说,比亚迪采取精准营销模式,展现了互动和有效的推广策略。比亚迪这次营销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时空上采取有差异的营销推广。一方面是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制订策略,同时衡量当地是否具备完善的服务条件;另一方面,也让各个地区的消费者参与到了整个营销活动中。f3从2005年9月上市开始就保持热销,2006年全年销量突破6万辆,2007年一月份销售就突破10000辆。 比亚迪"创新基因"在不同产业间的移植成功,是在自身技术能够支持的条件下完成的。比亚迪把这种发展模式形容为"袋鼠模式",其中袋鼠的"长腿"就是比亚迪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比亚迪自主研发的bivt发动机技术、全球同步领先的硬顶敞篷机构技术、全球领先的铁动力电池技术和电动车技术都是比亚迪的利器。 今天,比亚迪正努力打造更多的"长腿"。比亚迪早在2003年3月刚进入汽车产业就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部,并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所,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10.2亿元,基于比亚迪汽车的现有基础和优势,建成电动汽车研发、测试中心和生产基地。目前,比亚迪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研发的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方面,比亚迪发挥在电池行业的技术优势,目前"铁"动力电池的研发能力居于国内首位世界一流的水平。在电机方面,虽然技术水平低于日本同行的水平,但是比亚迪正加快在电机方面的研发和投入,并积极与国内外进行接洽、学习和合作。比亚迪电动汽车研发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近300人的研发和测试队伍,已经基本具备电动汽车研发的能力,现完成关于电动车的专利240多个,企业标准15个。如果电动车做成功了,将会为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做出直接贡献,所以今后比亚迪在电动车技术领域将会投入更多。
文章TAG:
徐工创新文化是什么 徐州重工集团企业精神文化和经营理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