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正确使用螺旋榨油机

1、安装调试 榨油机购回后,应选择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有足够作业面积的室内安装,并用水泥处理好机器的底座。安装好后,应根据机器的说明书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机器安装是否正确,各连接管、件是否牢固和安全。然后调试,使机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正式开机前,廉洁奉公一面检查零部件有无松动和损坏。各轴承润滑油是否充满。转动皮带轮,倾听传动件间有无撞击或其他杂音,若无方可开机。调整螺旋轴与出饼圈的间隙,方法是先使螺旋轴向前抵死饼口,然后倒退2—3转,使间隙控制在0.5—1毫米。2、开机 开机后,应使榨油机空转3—5分钟,然后把油饼或原料缓慢均匀喂入,将机膛磨热。机体温度可高些,反之可低些。一般要求在70—80℃(用手摸机体外壳感到烫手)时,方可开始压榨。3、压榨 压榨时,应严格控制出饼厚度,油料品种不同,压榨次数不同,出饼厚度的控制要求也不同,一般0.3—2.5毫米。具体数据可参照各榨油机的说明书要求,视情况而定。压榨芝麻等出油率较高的油料时,可分批投料(每批5公斤为宜),每批连榨2—3次。因首批压榨,油流较大,带走的热量较多,可将首批压榨后的油饼立即装机进行第二三次压榨。再压榨时出油相对减少,油流带走的热量较少,可使机器温度马上回升到70—80℃,以保证正常工作机温。每批投料,均应按上述顺序进行。工作中,应用木棒勤捣进料斗以防油料口堵塞或搭桥,力求喂料均匀,交应及时清理漏渣,回收到油渣可放回料斗继续压榨。停机前,应停止喂入新料,但需喂入一些油饼,把榨膛内残饼全部排出,然后再加大出饼间隙,使榨膛内多余油渣排出。4、停机后清理 停止工作后,应抽出榨油机螺旋轴,及时清理榨膛及各间隙内残渣,以免硬结而影响下次工作。折榨螺时,应北将其托平,防止碰伤,卸下后应立放,以防变形。
有什么问题吗?仔细的阅读,上面有螺旋榨油机的操作使用和故障的处理。

怎么正确使用螺旋榨油机

2,怎么使用榨油机

使用知识介绍如下: 1、检查与调试 1.1 油泵试验前,先在油箱内加洁净的机械油或植物油,上下压动手柄,看榨油机的活塞是否上升。若活塞不上升或手柄在压动时不费力,要检查油箱的各阀门,并排除管路中的空气。 1.2 进行整机耐压试验,试验采用的压强为工作压强的1.25倍,检查活塞伸出至最大的工作行程,稳压15分钟,压力表读数下降值不得超过试验压强的4%;所有油路应无渗漏现象;在全部压力卸除后,压力表指针回到“0”位,零件应无损坏,拉杆不得有显著变形,运动部件无卡滞现象。 1.3 对安全阀进行可靠性试验,将安全阀调至工作压强(左上+5、左下+1)MPa,连续试验5次,针阀开闭灵敏,每次跳阀后压力表读数均不应低于额定工作压强。 2、使用操作 2.1 要根据不同油料,掌握饼坯的入榨温度和含水量。 2.2 上榨时,将下顶盘降至最低位置,松开活动拉杆螺母,拔下两个活动销轴,转动活动拉杆于一侧。料饼依次装入榨膛后,将活动拉杆转回原位固定,先预压榨至见油即止,退回活塞,将余下料饼装入进行正式压榨(一般液压榨油机能装饼20块)。 2.3 压榨时压动手柄时要轻压勤压,用力要均匀,不许用力过猛,否则,易发生事故。 2.4 压榨含油量高的油料(如花生仁、油菜籽),榨第一遍时先用低压泵工作,出油后就换用高压泵工作。2.5 工作中如发现压力表指针回不到零位时,应及时校验、维修或更换。 2.6 打开回油阀,油便自动流回油箱,活塞自动落下,即可卸榨。 3、保养维修 3.1 油泵中的压力油要过滤,浓度不可过大,最好用菜籽油、豆油和花生油等,禁止使用汽油,煤油等易燃油料。 3.2 油箱内要保持清洁,每工作3个月左右要清洗油箱,并更换新油,或把箱内油取出过滤后再使用。油内杂质会使油泵磨损并造成油路堵塞,影响榨油机工作。 3.3 手柄与油泵的联接销轴,要经常加润滑油以减少磨损。 3.4 榨油机应安装在室内使用,以免露天风吹雨淋,造成生锈和食油污染。 3.5 长期停放时,要把机器擦净、涂油.
不知道你用的榨油机是什么型号的, 给你一个螺旋式的操作方法,看是不是没有正确的操作。 动力螺旋榨油机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较先进的榨油设备,可榨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亚麻籽等多种油料。已定型的动力螺旋榨油机系列有:6yl-68型、6yl-75型、zx10型(原95型)、zx18型(原200型)、zy24型(原202-3型)等。   1.开机前首先清除机膛内残饼。在榨非食用油以后,必须将机膛彻底清除干净,禁止与食用油混杂;润滑机器的齿轮和转动部位;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用手转动皮带轮是否灵活。   2.试车时应检查螺旋主轴的转动方向,如不对,要及时改变电机接线。   3.调节榨料的水分和温度。水分是否适当是出油率高低的决定性条件。入榨时榨料的温度最好为120~125℃,并要注意入榨时的保温。   4.开机先试运转5~10分钟,用饼和杂粮将机膛磨热。入料前先将手把松开几扣,使主轴与出饼圈之间有一定间隙,然后渐渐填料。严防填料过多负荷突然上升而损坏机件。   5.开榨后应慢慢调整饼厚,饼厚0.5~1毫米时机器即可进入正常工作。如出饼不顺利或不出饼应停止填料,将下插板抽出,以排出进料口处存料,并退出主轴,检查机体有无堵塞,如有金属物进入机体,应立刻停机清理机膛。   6.停机前将螺杆退出3~4圈,关闭进料口插板,停止加料,待机膛内余料残饼排尽后方可停机

怎么使用榨油机

3,新型榨油机开榨的使用方法是

一、榨油机的选购 一台好的榨油机能使用户在油料加工中免去不少麻烦。选择的机型可以加工菜籽、黄豆、花生、棉籽、茶籽等颗粒状油料。购机时首先看机器的外表油漆是否均匀,检查机器的零部件是否缺少,再用手转动大皮带轮,使它多转动几圈,以检查榨膛内是否有铁块等异物,有无卡住现象,同时注意齿轮箱内齿轮啮合是否正常。 二、榨油机的正确安装 安装前,应对新购的榨油机进行彻底清理。抽出主轴,卸去上榨笼,用砂布将榨螺外表面、内表面和螺旋喂料器打磨光洁。对所有润滑部位加注润滑脂,齿轮箱中所加的润滑油,其品种和牌号应符合说明书上的要求。圆排打磨光洁后,在装机时必须按原来的位置排列,不能错位,因为圆排的排列位置和顺序对榨油性能关系极大。圆排装机后用压紧螺母压紧,压紧程度以圆盘在榨油时能蠕动为宜。榨油机经过以上处理后,就可用地脚螺栓将其固定在基础上。在安装时,电动机的皮带轮应和榨油机皮带轮对齐,位置适度,旋转方向正确,传动带的松紧度应调整适当。 三、榨油机的使用 使用榨油机之前,首先应准备好全部辅助器具和容器,检查并调整传动带松紧程度。然后开动电动机,使机器空运转15min左右,检查榨螺轴的转速。一般转速应在33dmin左右。空转时要注意齿轮箱内齿轮的啮合情况及声音是否正常,各轴承部位和电机是否正常。榨油机空转时,电动机电流应为3A左右。如电流过高,应立即停车检查,调整后再开机。 空载正常后,备好50kg左右的菜籽或黄豆,准备投入进料斗。注意:开始压榨时进料不能太快,否则榨膛内压力突然增加,榨螺轴转不动,造成榨膛堵塞,甚至使榨笼破裂,发生重大事故。因此开始压缩时,进料应均匀缓慢地投入进料斗,使榨油机进行跑合。如此反复多次,持续3~4h以上,使榨油机温度逐渐升高,甚至冒青烟(这是正常现象)。开始压榨时榨膛温度低,可缓慢拧动,凋节螺柱上的手柄,加大出饼厚度,同时提高入榨胚料的水分,待榨膛温度。升至90℃左右,榨油机正常运转后,可将出饼厚度调至1.5~2.5mm,并将紧固螺母旋紧。 榨油机正常运转后,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大多集中在条排和前组圆排处。条排处的出油约占总出油量的60%,前组圆排处约占30%;而末端排出油则很少,成滴不成线,油色很清。反复榨二三次即可将菜籽或黄豆的油榨尽,在这期间可将含油较多的油渣均匀地掺人料胚中压榨,下料时要保持均匀,切忌忽多忽少,否则将影响榨油机的寿命和出油率。 运转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榨油机的出饼情况,并控制胚料的水分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正常的出饼应呈片状,靠榨螺轴一面光滑,另一面有很多毛纹。如出饼疏松无力,或出饼不成形,色泽较深,用手一捏即成碎块,这说明胚料加水太少;如出饼发软,成大片状,或出油泡沫增多,则说明加水太多。正常情况下,圆排之间不出渣或很少出渣,在条排处出渣,如出渣呈细片状说明水分多,出粉渣则说明水分少。此外,以出油位置变化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适,当入榨水分过高或过低时,出油位置均向后移。 四、满足预处理工序要求 料胚入榨前,必须经过预处理工序,预处理质量将直接影响榨油机正常工作和出油率。不同油料有不同的预处理工序要求,但主要包括下述几项: 1.清理。进入加工厂的油料含有一定的杂质(泥沙、石子、铁屑等),若不仔细清选,会加速榨油机内部机件的磨损,降低出油率,甚至造成故障和事故。与其配套的设备有:清理筛、去石机、磁选机等。 2.剥壳。对于带壳的油料,应剥壳后再压榨,这样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出油率。与其配套的设备有:剥壳机、分离筛、分离机等。 3.破碎。某些油脂可以整料入榨,但经过破碎、轧胚后再压榨,可明显提高出油率。与其配套的设备有:破碎机、轧胚机等。 4.蒸炒。蒸炒是提高出油率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方法是先将油料润湿,然后再经炒锅干燥,使油料达到工艺要求的入榨水分和温度,与其配套的设备有:蒸炒锅、炒籽锅。

新型榨油机开榨的使用方法是


文章TAG:榨油  榨油机  怎么  正确  125型榨油机怎么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