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拖轮中心线如何复查,如何判断烘干机中心线正直及烘干机托轮受力是否合理
来源:整理 编辑:盒子机械网 2024-11-20 08:44:27
1,如何判断烘干机中心线正直及烘干机托轮受力是否合理
能准确判断烘干机中心线正直及托轮受力是否合理是维护调整托轮的基本条件。原传统烘干机的托轮工摸索出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观察轮带亮线,托轮压铅线检验,托轮轴承检测,烘干机筒体窜动,挡轮受力等都是检验托轮在运转中受力状况的可行经验。其中,采用压铅丝的检验方法时,首先要将轮带与轮带的表面清理干净,光滑、平整。所以此方法用于表面无磨损的轮带与托轮,否则结果缺乏性。试验的方法是利用烘干机机的运转,在每个托轮与轮带之间将直径2mm、长度稍大于托轮宽度的电气用保险丝,平行于烘干机端面放入轮带与托轮之间碾压,通过铅丝受压后的变形情况判断托轮与轮带的受力情况。信息来源于:www.gyxxjx.com 巩义市新兴机械厂
2,回转窑中心线调整方法知识介绍
熟练掌握回转窑中心线调整方法,其中心线测量方法很多。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偏差也是不一样的。回转窑自动化点火过程的控制,要求很多因素。
回转窑点火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物料进入烧成带,另一种是物料没进入烧成带。无论是哪种都要使操作者想法控制回转窑点火方法。要求其在点火的初期和中期能够保证温度均匀提升,并在点火的后期温度能够稳定控制在所需的标准值。在其控制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煤电机的转速得到提高时,煤粉流量就会增加,回转窑内的温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转速越高,温度的提升就越快,这对于窑内的温度控制影响很重要。如果是回转窑的转速得到提高时,窑内的温度则会有下降的情况,但是并不明显,一般运转中,回转窑的转速是比较稳定的。
回转窑物料进入燃烧带运用留火、保温待料的控制方法,稳定住回转窑内的温度,并使煅烧得到正常运转,为挂窑皮做好充分准备。回转窑物料在还没有进烧成带时,运用纯升温控制法,令回转窑内的温度均匀的升高,来满足烧成温度和窑尾温度的需求。经过长时间实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及实验设计出一种双模控制器,它的设计理念正符合回转窑的生产所需。运用代替了人工,可以避免人为所造成的偏差。这种操作是一次性点火成功,也减少了能量的消耗,也缩短了开窑的时间。还可以保证回转窑的运转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控制,因而此种控制器的研发给回转窑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不同测量方法,其偏差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经纬仪测量法、灯光发以及挂钢丝法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测量方法,一旦找出了窑中心线和垂直方向的偏差值,就可以根据此值,通过拖轮的调整来完成中心线的找正。回转窑中心线的调整又分为水平偏差调整和垂直偏差调整;在水平偏差调整情况下,若某挡轮带处中心线需要水平移动1毫米,则相当于一对拖轮应同时向同一方向水平移动1毫米;在垂直偏差调整情况下,若某挡轮带窑中心线需要升高或者是降低1毫米,则相应一对拖轮应同时向内或外水平移动2毫米。

3,回转窑托轮调整
到目前为止万吨线回转窑运行正常,说明国外公司产品设计成熟、科学,在安装时,外方专家指导和监管有力;国产5000T/D线无论是天津院,还是南京院所产的窑,设计都很成熟,托轮及瓦的加工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现场安装时对瓦的接触角、进出油楔口也基本能做到规范,当窑产量达到设计的110~115%时未出现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也说明上述设计、制造、安装等大的环节基本合理、科学。 但公司5000T/D线窑中在安装的一些细节上存在不足;在试运行期间窑的调整方法不当;在运行中工况波动时监控不到位,导致了托轮瓦发热事故频繁发生。 二、安装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及处理方法 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0°左右,进出油口油楔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铸造质量进行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进出口油楔刮研不合要求,托轮轴尺寸和加工精度是否合格很少检查或仅靠施工单位进行外观检查;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不按标准紧固和防松处理,上述螺栓在试运行后极易松动,因为油盘固定螺栓松动,瓦用压板螺栓松动均造成过瓦拉翻事故;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少数公司已发现有油勺与托轮座摩擦的而导致油勺的损坏,供油不足,油勺卡在托轮座内部而造成瓦报废的事故,瓦面与轴之间绝对不能有异物,少数公司窑头托轮座内进入过多的熟料颗粒而导致瓦损坏事故。 处理方法:安装前要对托轮轴颈进行尺寸测量,矿山破碎机,以检测轴颈尺寸误差和圆度,应检查轴表面是否进行了磨削加工,托轮瓦是否变形、球面瓦是否渗漏,刮研时瓦的接触角应控制在300左右;进出油楔应控制合理;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瓦与压块螺栓应有专人检查是否固定到位和进行防松处理,否则应重新拆开逐一检查和处理;关于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也需通过拆开托轮座端盖来测量是否会摩擦,并通过调垫片来调整间隙。 三、试运行期间调整方法 新托轮瓦安装及维修后,因托轮与窑轮带可能存在不平衡及托轮中心与轮带中心尺寸不合理造成瓦的端面和瓦面与轴接触部位发热,因此需要调整。 1、调整前的准备。相关技术人员要了解设计、安装、保护等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工具和方案准备。在了解了窑的设计基本情况后,回转窑 回转窑托轮调整,对安装中的过程和隐蔽数据要核实,如中心线误差、托轮瓦刮研情况、托轮座内各连接件是否可靠、油 品是否合理、托轮座内是否有异物等。在温度保护方面,南京院设计的回转窑有瓦温和油温测量装置,天津院设计的回转窑仅有瓦温测量装置,万吨线窑有瓦温测量装置,设定值一般应设定在大于450C报警,大于550C跳停。要准备好相的工具,如75吨左右的薄型千斤顶、手持式温度计、百分表、自制用于松紧地脚螺栓和顶紧螺栓的专用扳手、备用润滑油及加油壶等。 2、如何进行观察?在窑开始慢转时要观察现场实际油温及轴温变化趋势,由于中控瓦温测量装置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有出入,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观测,有温度变化时要注意观察热源来自那个部位及上升趋势。 四、窑托轮瓦发热调整方法 如排除托轮轴及瓦制造、安装中重大缺陷、排除瓦口油楔不合理、瓦口内进入异物使油模严重破坏而导致托轮瓦温升高,须抽瓦刮研外,一般情况都可通过调整托轮座位移的办法来消除托轮瓦温发热问题。 托轮瓦温发热分某一个托轮瓦止推面发热、某一个托轮瓦面发热或某一个托轮瓦止推面和托轮瓦面同时发热等几种情况。 如中控反映瓦温或油池温度超过45℃,现场要派人判断具体发热的部位,到底是端面发热还是瓦面发热,从5000t/d生产线实际运行来看,在试运行初期端面发热的可能性较大。 调整时方向控制:在现场用双手螺旋定律来指导对托轮座的调整,方法简单实用,即面向托轮紧握左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头,其方向与托轮旋转方向一致,食指和大拇指伸直,大拇指方向为托轮移动方向(回转窑轴向),矿山机械,食指方向为托轮移动方向(回转窑径向)。 推力面发热时调整方法:当一个托轮座瓦推力面发热时,可通过进(退)托轮座使托轮沿窑中心线方向移动来改变推力板和瓦的间隙消除摩擦发热,此时为保证中心线不变,可在调整该托轮座后,再调整该挡托轮中与之斜对的那个托轮座。 瓦面发热时调整方法:当托轮座瓦面发热时,可通过退托轮座使托轮沿窑中心线垂直方向移动来缓解瓦的受力从尔消除发热。 推力面和瓦面同时发热时调整方法:当一个托轮座瓦推力面发热时,可通过进(退)托轮座使托轮沿窑中心线方向移动来改变推力板和瓦的间隙消除摩擦发热,此时为保证中心线不变,可在调整该托轮座后,再调整该挡托轮中与之斜对的那个托轮座。 一次要调整几个托轮座?一般来讲不可能12个托轮座瓦推力面全部发热,一组托轮内部两个托轮座推力面都发热的现象更少。有时为了调整效果快,对一组托轮座中一推力瓦发热而进(退)托轮座,将另一托轮座退(进)一点,但两个托轮瓦座都进或都退时是无法缓解推力面瓦发热问题的,为了保证窑中心线不变化,理论上可将一当托轮中两个对角的托轮座进行调整。 调整时窑速度的控制:调整时窑可短时停下来进行,但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调整,此时窑的速度应适当降低,一般在1r/m左右较合适,尤其是用千斤顶将窑向内顶时,更需将窑慢转起来或将窑速控制在1rpm。 调整时托轮座位移量的控制:调整时为了保证准确性,有时为了调整托轮座轴向档块也需拆除,在调整过程中每个托轮座应使用2个百分表,每一次调整量在0.2-0.35mm之间。 调整时安全的控制:因调整时要松开地脚螺栓,此时窑可能仍在运行,因此应用千斤顶顶住窑来代替地脚螺栓松动时的载荷,由于在调整时人多,需不断观察托轮座内部情况,此时切勿将异物掉入托轮座内,在调整前检查,调整中及调整后观察时都应注意手触摸托轮座表面时,油勺在运动对人身安全的影响,浮选机。 调整后的观察和监控:调整后要注意推力板与瓦之间间隙是否发生变化,同一组托轮的另一个同档内其他托轮及另两档托轮瓦温度是否有异常变化,各档瓦温温度是否调整合理。 正常运行波动时的监控:托轮瓦在运行中要密切关注托轮轴端面、轴表面、油温变化情况,液压挡轮工作压力是否合适,托轮上下移动是否正常.
信息来源于:www.gyxxjx.com
文章TAG:
回转窑 拖轮 中心 中心线 回转窑拖轮中心线如何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