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开沟培土机不下地什么毛病,大姜种植白毛病传染病
来源:整理 编辑:盒子机械网 2023-07-20 00:47:07
1,大姜种植白毛病传染病
大姜没有白毛病,那是白绢病。防治:可以用霜霉威、烯酰吗啉、霜脲锰锌等药剂喷雾防治,在种植时用敌克松、多菌灵、嘧菌酯等药剂拌种后再种,也可以防治。
2,大姜适合用什么化肥
(1)整地施肥,适时栽种:种姜应在头年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选留。收获后选择肥壮、奶头肥圆、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伤害的姜块贮藏。播种前应先催芽。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如山东大姜、莱芜片姜、安徽铜陵生姜、陕西城固黄姜、广州肉姜、长沙红瓜姜等。 姜根系细弱分布浅,怕旱、怕涝、忌连作,应选择3~4年以上未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必须施足基肥。最好在冬前深翻风化土壤,翌年春耙细耙平。结合翻地,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或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公顷,增施草木灰2250千克/公顷。在南方冬季可种植紫云英绿肥,第二年春季翻压作基肥,配合施用三元复合肥1500千克 /公顷。一般采用平畦播种或开沟播种。如果肥料不足,可在播种沟内施肥。 (2)巧施追肥:生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发芽期主要靠种姜养分生长,不需追肥。幼苗期生长时间较长,需肥量虽不多,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应追施一次壮苗肥,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5000千克/公顷或尿素 150千克/公顷。立秋前后,姜苗处在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追施“转折肥”,可结合拔除姜的遮阳物施腐熟的有机肥 45000千克/公顷或腐熟的豆饼1050~1200千克/公顷,并配施三元复合肥225~300千克/公顷。 在北方9月上旬姜的根茎正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施一次补充肥,施复合肥450千克/公顷。在立秋以后,结合浇水施肥和拔草,应及时培土2~3次。 根据收获产品用途,适时采收。(1)整地施肥,适时栽种:种姜应在头年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选留。收获后选择肥壮、奶头肥圆、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伤害的姜块贮藏。播种前应先催芽。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如山东大姜、莱芜片姜、安徽铜陵生姜、陕西城固黄姜、广州肉姜、长沙红瓜姜等。 姜根系细弱分布浅,怕旱、怕涝、忌连作,应选择3~4年以上未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必须施足基肥。最好在冬前深翻风化土壤,翌年春耙细耙平。结合翻地,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或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公顷,增施草木灰2250千克/公顷。在南方冬季可种植紫云英绿肥,第二年春季翻压作基肥,配合施用三元复合肥1500千克 /公顷。一般采用平畦播种或开沟播种。如果肥料不足,可在播种沟内施肥。 (2)巧施追肥:生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发芽期主要靠种姜养分生长,不需追肥。幼苗期生长时间较长,需肥量虽不多,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应追施一次壮苗肥,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5000千克/公顷或尿素 150千克/公顷。立秋前后,姜苗处在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追施“转折肥”,可结合拔除姜的遮阳物施腐熟的有机肥 45000千克/公顷或腐熟的豆饼1050~1200千克/公顷,并配施三元复合肥225~300千克/公顷。 在北方9月上旬姜的根茎正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施一次补充肥,施复合肥450千克/公顷。在立秋以后,结合浇水施肥和拔草,应及时培土2~3次。 根据收获产品用途,适时采收。生姜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 生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其施肥应重施基肥。基肥一般应于耕地时撒施腐熟优质厩肥5000—10000千克,随即翻入土中。将地做好垅,在播种前,可于沟中施种肥,一般每亩施用饼肥75千克,复合肥15—20千克,然后与土混匀,浇水、播种。对缺硼、缺锌的地块,每亩施基肥1千克硼砂和2千克硫酸锌。幼苗期,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1—2个小分杈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壮苗肥”,每亩可施尿素4千克或硫酸二铵20千克,开沟施入或浇水时随水冲入。 姜苗处于3股杈时期,进行第二次追肥,追肥对生姜产量形成十分重要,称为“大追肥”或“转折肥”,是获得丰产的关键。这次追肥是:在姜苗北侧距植株基部5—20厘米处开一施肥沟,每亩施入豆饼70—80千克,或腐熟优质粪干500千克,另加复合肥25—50千克。肥土混合覆土封沟。 9月上中旬,姜苗具有6—8个分杈时,是根茎迅速膨大期,可根据植株长势,酌情进行第三次追肥,称“补充肥”,一般每亩施用氮肥4—5千克。
3,生姜常见病害主要有哪些
1.姜软脚病: 俗称姜发瘟,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为发生盛期。发病初期茎叶凋萎, 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3cm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如不拔掉,过几天,萎茎叶就会腐烂发臭,并蔓延到其它植株。 姜软脚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办法是:①选择无病菌土壤或种过水稻的地块种植:②到无病区选种:③防止姜根部积水和受渍; ④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50g高锰酸钾,对水50kg对土壤进行消毒。 2.姜腐病:病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 ,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主要预防办法是: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 3.虫害; 主要是姜螟,农民称其为钻心虫。这种虫以幼虫蛀食姜苗致使其叶片枯黄,严重时可致全株死亡。防治办法:及早扑灭姜螟成虫,捉除幼虫,或在一、二龄的幼虫期施药毒杀。 此虫从5月份初即可见幼虫为害,以姜苗分枝盛期的7、8月为盛期。防治以在幼虫低龄期施药效果较好。 幼虫期毒杀可用除虫菊脂类农药50g对水300-- 400kg喷杀, 或用速杀灭丁50g对水400kg在傍晚喷于姜苗心叶,待药液流到茎部就可把姜螟幼虫毒杀。 另有一种害虫叫姜粪虫蛆,其成虫是一种蝇类,可用敌敌畏5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危害其它植株。第一,不能在非常潮湿且容易被水淹的地方一、脱毒,防治病毒性病、细菌性病和真菌性病: 生姜脱毒(毒素和病毒),壮苗,促发分枝,同时防治生姜病毒性病、立枯病、生姜枯萎病、真菌性软腐病和炭疽病,用第二号农用链霉素混合液+硫酸铜25克+20%井岗霉素1袋(15克)。从幼苗出土后开始,每10天一次,连续防治4-5次,可促发新枝,使一株生姜由一般10支左右分枝,可增加到20支以上,株产生姜一般在2市斤左右。亩产可超万斤。因此生姜要增产,脱毒和防治病毒病是关键。该混合液在壮苗,促发分枝,大幅度增产的同时,还同时防治生姜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苗基部变褐,地上茎叶枯黄),生姜枯萎病(主要危害地下根茎,使根茎变褐腐烂,地上植株枯萎。枯萎病与与姜瘟病区别是,枯萎病根茎不呈水渍状,而姜瘟病根茎部呈水渍状)。生姜根腐病又叫软腐病,(先从下部叶变黄,逐渐向上部叶扩展,致整株黄化倒伏。根茎腐烂,有臭味),属真菌性病。生姜病毒性病(叶面呈线状条斑,,引起全叶黄化,株萎缩,矮化,产量极低)。由于该混合液能有效脱毒(毒素和病毒),防治病毒性病,防治与姜瘟病复合浸染的软腐病、枯萎病,从而大大减轻姜瘟病的危害。在防治时专喷苗基部,使药液渗入根部土壤。一亩生姜一次可用喷施药液4-5喷雾器。 二、防治生姜瘟病、同时防治立枯病菌和枯萎病: 用第五号代森锰锌混合液,因姜瘟病属细菌中的藻菌。该病症状是(根茎逐渐软化腐烂,仅留外皮,挤压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汁液,有臭气,根部腐烂,叶片自下而上变为枯黄色,最后全株下垂枯死)。从初发病开始,每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3-4次,防治时专喷苗基部,使药液渗入根部土壤。 三、防治生姜叶片斑点病和炭疽病: 用第七号粉锈宁代森锰锌混合液,在初发病期,7-10天防治2次即可。 四、防治生姜各类虫害: 用第十号防虫混合液防虫害。也可将杀虫药加进以上各混合液防虫。 注:一季生长期,可加20%锌肥50克共2-3次,加5%硼肥50克共2-3次,可单独加,也可二者混合加。因生姜的氮、磷、钾 往往是超量施肥,故不必要加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众多菜农反映姜的生产过程中许多常见病害,不知如何用药,因此特别介绍一下有关大姜各种病害的对应防治方法,菜农朋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药剂。 姜瘟病:主要借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从种姜萌芽出土到生姜采收前均可发生,这种病多在高温,多阵雨、渍水田中发生。 防治:姜种消毒,“可杀得2000”稀释8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兑水32公斤)浸泡6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并在姜穴里用生石灰消毒。在发病初期,用“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灌根并结合“可杀得200”+“金云大-120”混用。稀释1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 姜斑点病: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扑宁”800~1000倍液或者翠丽15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 姜炭疽病:防治:发病前喷施“云生”600~800倍液可有效预防发生。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5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2~3次。 姜叶枯病:防治:发病前喷施“云生”600~800倍液+“金云大-120”倍液1500倍液叶面喷施,间隔7~10喷2~3次预防,可同时预防多种病害。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倍液+“云大-120”稀释1500倍液喷施防治。 姜细菌性软腐病:防治:发病初期,用500倍“可杀得2000”药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对水20公斤)灌根,结合“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 姜枯萎病:防治:“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灌根,每次淋施0.2公斤药液,间隔7~10天灌根一次,连续2~3次. 姜眼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1500倍(即10~15克“翠丽”对水15公斤)或者“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即15克“可杀得2000”对水15公斤)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姜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初病苗茎基部靠地际处褐变,引致立枯。 防治:姜种消毒,“可杀得2000”稀释8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对水32公斤)浸泡6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 土壤消毒:1、“恶霉灵”+“福美双”按1:1混合稀释1000倍拌土;2、“可杀得2000”+“代森锌”按1:1混合稀释成5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40克“代森锌”对水20公斤)灌根。生姜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应及时追肥,同时喷施新高脂膜溶液,可提高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降低成本。发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厘米、发1-2个分枝时追1次壮苗肥,亩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或硫酸钾型复合肥30公斤,在生长旺盛期追转折肥,亩施饼肥75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同时结合追肥第1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每次培土时喷施地果壮蒂灵溶液,可以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壮,优质高产。如果遇雨水较多,可以在下雨的时候,将各化学肥料均匀的放在姜窝旁,每株50-100克。 田间主要是除草培土,主要靠人工拔除杂草。为促进嫩姜根茎伸长,提高品质,根据生长情况中耕培土3-4次。生姜开始分蘖时,进行第一次除草培土,以后结合肥水管理进行多次。培土用挖沟土进行,每次培土后都同时将沟挖深,也利于排水透气。姜生长要求湿润环境,但也很忌田渍水。因此中耕培土要结合清沟。做到雨停沟干,田间没有积水。
文章TAG:
开沟大姜开沟培土机不下地什么毛病 大姜种植白毛病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