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铁矿石的抗压等级是多少如何计算矿石的岩石硬度等级

1.与盐酸反应,看他生成多少氢气,2.通过Fe+2HCl=H2+FeCl2 算出铁的质量,3.再除以铁矿石的质量。中国铁合金在线
1.与盐酸反应,看他生成多少氢气,2.通过fe+2hcl=h2+fecl2 算出铁的质量,3.再除以铁矿石的质量。对于矿石的岩石硬度等级计算一般用;普氏分级法

铁矿石的抗压等级是多少如何计算矿石的岩石硬度等级

2,矿石 抗冲击能力由什么强度决定

矿石在破碎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抵抗外力作用的大小,被称为矿石破碎的难易程度。该数值主要取决于矿石的结构特性和矿物的结晶形态,是衡量矿石可碎性的参考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矿石破碎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矿石自身的硬度。矿石的破碎方法主要是根据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质、矿石块入料的尺寸和所要求的破碎比等因素来确定的。选矿工业通常引用可碎性系数定量地衡量矿物机械强度对破碎工作的影响,其表示方法如下:式中ε—物料的可碎性系数;Qo—某破碎机破碎中硬矿石的处理能力;Q1—同一破碎机在同样条件下破碎指定矿石的处理能力。中硬矿石通常用石英代表,其可碎性系数与可磨性系数均为1。矿石的硬度、可碎性系数及可磨性系数如表1-3-2所示。硬度等级极限抗压强度普氏硬度系数可碎性系数可磨性系数实例很软100>100.65-0.750.50-0.70玄武岩、含铁石英岩表中矿石硬度、可碎性系数和可磨性系数矿物破碎的难易程度与矿物的力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结合力比同种矿物内部的结合力要小;在同样的矿物集合体内,晶体面上的结合力要比晶体内部的小。一般来说,矿物粒度越小磨碎难度越大。矿物破碎的难易程度与矿物的脆性也有一定的关系:1)脆性物料泛指破裂前无变形或变形很小的物料;2)塑性物料是指破碎时先变形而后碎裂的物料。自然界中煤和大多数矿石都是脆性物料,其中煤属于软矿物。由于矿石是多种不同性质矿物的共生体,所以在破碎时,不同矿物的破碎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矿物的破碎工作要根据其物质特性选择适合的破碎方法。破碎比与破碎产物的粒度特性:破碎比是指在破碎过程中,入料粒度与产物粒度的比值。破碎的能量消耗和处理能力均与破碎比密切相关。破碎比是由入料最大颗粒直径(Dmax)与产物最大颗粒直径(dmax)的比值确定的,即在工业应用中,由式(1-3-2)确定的破碎比并不能准确地描述破碎过程。因为粒度特性相同的物料经破碎后,虽然产物中的最大粒度是一样的,但破碎后粒度特性未必相同,如图1-3-2所示。真实粉碎比:粉碎前后物料的平均粒度的比值,i=Dp/dp。式中:Dp、dp—根据粒度特性计算出的原料与产物的加权平均直径,mm;γ,—原料和产物的各粒级产率(按筛分分析),%;D、d—原料和产物各粒级的算术或几何平均直径,mm。选煤过程中的破碎比一般比较小,一段破碎即可满足。但对于选矿,其入选粒度很细,故破碎比i值很大,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段)破碎,其总破碎比i等于各段破碎比的乘积。i=i1×i2×i3×…×in=Dmax/dmax为了鉴定破碎机的破碎效果和检查破碎产品的质量,必须确定它们的产品粒度组成和粒度特性曲线。破碎产品的细度与性能1)矿石粒度的影响:由于多数矿石物料的力学性质分布不均匀,粒度粗切缝隙多的物料,机械强度较差,容易破碎。而粒度细,机械强度好,不容易破碎。2)破碎粒度与破碎效率及能耗的关系:破碎物料粒度越细,物料的抗破碎性能就越大,破碎难度就越大,效率会下降,机械的能量消耗就会越大。3)选择性破碎:由于物料的力学性质并不稳定,细磨过程中强度小的被磨细,强度大的则残留下来,这种破碎现象称选择性破碎。4)破碎过程中细粒物料的凝聚现象:当物料在细磨的状态下,表面积急剧增大,颗粒表面能也随之增大,物料颗粒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以降低表面能,这就是所谓的凝聚现象。5)微细颗粒的布朗运动:胶体分散体系是指分散相大小在1μm到lnm之间的分散体系,具有明显的布朗运动现象。6)破碎颗粒随粒度的变细,表面化学力的增强,料浆粘度的增加,料浆的流动性及粒子的分散性变差。需要采用较稀的料浆浓度或化学药剂改变料浆系统的流动、凝聚等性质,才可抵消因颗粒变细而引起的细磨恶化的现象。选煤矿常用的破碎工艺流程:由于原煤的粒度较大,我国目前使用的选煤方法以重介或跳汰为主。为了满足重选设备对原煤粒度的要求,选煤厂有两种破碎系统。(1)开路破碎系统:一般是带有准备筛分作业,破碎产品不检查。(2)闭路破碎系统:一般是带有检查筛分。破碎效果评定方法根据原煤炭工业部于1980年发布的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选煤厂破碎设备工艺效果的评定方法(MT/Z2—1979),应采用破碎效率为主要指标,细粒增量为辅助指标,综合评定破碎机的效果。破碎效率按下式计算:细粒增量按下式计算:这里的“细粒”是针对破碎产物粒度而言的:排料粒度要求大于和等于50mm的粗碎时,“细粒”是指0~13mm;排料粒度要求小于50mm的中碎和细碎,“细粒”是指0~0.5mm。

矿石 抗冲击能力由什么强度决定

3,一般的冷硬铁料的抗剪强度是多大

不是很大,容易碎掉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剪应力。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两类。 室内抗剪强度试验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剪力试验、 扭转试验和三轴试验三种。 ①直接剪力试验:这种试验特别适用于岩石结构面和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的测定,装置如图2a。取一组试件分别在不同的正应力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图2b。图中c称为岩石的凝聚力,ф 称为岩石的内摩擦角。 ②扭转试验:将圆柱状试件或两端为方形的柱状试件夹紧在扭转试验机上,施加扭力,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试件最外圈。 ③三轴试验:天然岩体是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下。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岩石强度,对于岩基承载力的计算、地下建筑物和坝工设计、褶皱和断层机理研究以及深孔钻探研究都很重要。三轴试验方法包括轴对称应力状态的普通三轴试验(σ1>σ2=σ3),真三轴试验(σ1厵σ2厵σ3),空心圆筒的压缩或扭转三轴试验。试验受力状态如图3所示。 图中粗箭头表示通过物体各个端面的压力或扭力;细箭头表示液压的压力。三轴试验需要一套专用加载装置、三轴压力室、稳压装置和变形测量设备。为了测定岩石应力达到峰值以后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必须采用伺服控制刚性压力机。现代岩石力学已逐步向地学领域发展。地壳岩石常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因而发展出高温高压三轴试验。目前国际上进行的高温高压三轴试验,侧压可达数万巴(1巴=105帕),温度高达1000℃。实验证明,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强度增加并由脆性向韧性转化。图4为高压三轴试验结果(曲线上的数字为围压)。 图5为花岗岩在加载期间相对体积变化和平均压力的关系(曲线上的数字为围压)。在地壳下,温度随深度而增加,而温度对岩石强度也有很大影响。 图6是地壳中最常见的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强度和温度的关系,所有曲线都是在相同的围压条件下获得的。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强度下降,并由脆性向韧性转化。地壳的应变速率极低,约为10-14~1020秒-1。应变速率对岩石强度也有较大影响。 图7为岩盐在300℃、 2000巴围压下强度与应变速率的关系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在高的应变速率下有明显的硬化阶段,且强度较高。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岩石逐渐向韧性转化,强度也降低。 a 普通三轴试验 b 三个实心活塞加压 c 空心圆筒的压缩或扭转 d 双轴实心活塞和侧限液压组成的三轴试验 这个准则假定对破坏面起作用的法向应力会增加材料的抗剪强度,其增加量与法向应力的大小成正比。 就二向情况而论(图8),若σ和τ是作用在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则根据这个准则,作用在这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下列数值时将发生破坏: |τθ|=τt+μσθ, 式中τt为材料的抗剪强度;σθ为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μσθ类似斜面上的摩擦力,故μ可称为内摩擦系数。在三轴或双轴试验中,这个准则用法向应力和剪应力来表示则为: 用岩石材料的抗压强度σc和抗拉强度σ1来表示则为: 此即图9中ab线的关系式。材料不发生破坏的σ1、σ3值必定在ab和ac两线之间的范围内。在ab和ab两线范围以外的σ1、σ3值,将使材料发生破坏。岩石的μ 值的变化范围为1.0~2.5。据此,岩石的抗剪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0.1~0.2倍。 这个准则是以岩石材料中存在细微裂纹为前提的。当材料受到应力时,裂纹尖端产生拉应力集中;当尖端或其附近的拉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裂纹开始扩张,最后导致破坏。这个理论首先为对玻璃的试验所证实。格里菲思准则可以用下述抛物线形的莫尔包线来表示: 虽然某些沉积岩具有非线性的莫尔包线,但就更多的脆性岩石来说,在压缩时普遍具有线性的莫尔包线。此外,格里菲思裂纹周围的应力集中是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出来的,因此破坏机理与时间无关,没考虑强度随应力速率或应变速率而变化的因素。f.a.麦克林托克、j.b.沃尔什和w.f.布雷斯遂加以修改,称为修正的格里菲思理论,使适用于压应力很高的双轴条件,其压应力足以使裂纹闭合,因此在裂纹表面上有摩擦力的作用。经过修改的格里菲思准则包括两个临界值:以抗拉强度表示的裂纹尖端处的临界应力;裂纹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这个准则的表达式为: 式中μ为裂纹表面的摩擦系数;σcr 为垂直于裂纹并使裂纹闭合所需的应力。库仑-纳维和莫尔准则规定了破坏时作用的应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可通过各类岩石试验来检验这种关系。但这两个准则并没有假定任何导致破坏的内在机理,因而不能使最终破坏同它的物理数据联系起来。格里菲思准则指出了内在机理并提出数学模型。但对岩石来说,因为这些数据难以测量,所以须采取经验方法,即根据抗压和抗拉强度以及裂纹面上的摩擦系数来评价这个准则。 应补充胡克-布朗准则

一般的冷硬铁料的抗剪强度是多大


文章TAG:铁矿石  矿石  抗压强度  强度  铁矿石抗压强度是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