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滴油是什么原因

1.密封圈坏了,密封效果不好;2.灌装嘴没有做好;3.气动元件出问题,不能及时转换关闭

请问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滴油是什么原因

2,造成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液压系统油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颗粒污染物,最主要的是固体颗粒物,此外,还有水、空气及有害化学物质等。其中,影响最大的颗粒物按来源划分主要可以归于两个方向:一是液压系统相关组件,如各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油等;二是使用维护过程中外界侵入。1、液压油(新油)清洁度不够引入颗粒物液压油(新油)中的颗粒物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液压油生产工艺对清洁度的控制力度不够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液压油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存不当造成的。2、液压元件清洁度不够引入颗粒物液压元件从原材料到加工制造再到用户手中,通常要经历原材料(铸件)→机械加工→元件装配→出厂试验→涂漆和封装→产品包装→储存和运输等一系列流程,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清理保持不当便会造成液压元件的颗粒物污染。另一方面,液压油箱焊接过程中的焊渣和焊瘤、液压油管路中的毛刺等均可能成为颗粒物污染的因素。3、工程机械设备装配安装过程引入颗粒物对液压油来讲,在工程机械出厂前对设备加注液压油过程中未对其清洁度进行有效控制是造成颗粒物污染的主要途径。对工程机械的装配过程来讲,各部件的组装过程颗粒物的污染控制不当会造成颗粒物的污染。4、液压油老化生成的颗粒物液压油在工作时会处于高温、有氧、与金属接触的环境,上述环境具备了液压油氧化的条件,即高温、氧气、金属催化,因此,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的氧化不可避免。液压油的氧化通常会导致一些氧化过程产物的聚合反应,最终生成漆膜、油泥,进而对液压系统产生影响。5、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及维护不当引入颗粒物设备使用过程中颗粒物的引入通常发生在液压系统的运动部件,如泵、阀、液压马达、液压缸等部位,主要是由磨损造成的,在液压缸伸缩工作时也有可能因动静件之间的密封不当将污染物引入液压系统。维护不当也会引入污染物,如在设备检修、换油、零件更换等过程中,工作环境颗粒物较多或在零部件安装过程中没有注意对颗粒物污染进行有效控制,液压系统过滤器失效或未定期更换等情况均有可能引入颗粒物。

造成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求工程机械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及控制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液压系统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机械的作业性能。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是传递动力和信号的工作介质,同时还起到冷却、润滑和防锈的作用。液压油污染严重时,会导致液压元件磨损加剧出现故障,使液压系统工作性能变坏。据统计,液压系统故障中70%以上的故障是由于油液污染而造成,其中75%以上是固体颗粒的污染。  1 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1.1 液压油氧化变质  工程机械在工作时,液压系统由于各种压力损失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系统液压油温度上升,系统温度过高时液压油容易氧化,氧化后会生成有机酸,有机酸会腐蚀金属元件,还会生成不溶于油的胶状沉淀物,使液压油的粘度增大,抗磨性能变差。  1.2 液压油中混入水分和空气  液压油新油有吸水性,含有微量水分;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系统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分子混入油中。液压油中混入水分后,将降低液压油的粘度,并促使液压油氧化变质,还会形成水气泡,使液压油的润滑性能变差还会产生气蚀。  液压油能溶解部分空气,有时还会吸入气泡。空气混入液压油中可加快液压油氧化变质,还会引起噪声、气蚀、振动等。  1.3 液压油中混入颗粒污物  液压系统及元件在加工、装配、储运中将污物混入系统中;使用中漏气或漏水后形成不溶物;使用中金属零部件磨损后产生的磨屑;空气中灰尘的混入等,这些都易形成液压油中的颗粒污物。液压油中混入颗粒污物,容易形成磨料磨损,降低液压油的润滑性能,冷却性能。固体颗粒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液压系统本身原有残留杂质,如制造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又未得到彻底清除;  (2) 新油中含有杂质,因为油液流经的油管和储存油液的油桶含有杂质;  (3) 野外露天作业环境恶劣,各种飞扬的物质颗粒浸入液压系统;  (4)液压系统维护时拆装元件和管路等过程中造成污染物的侵入,或加油、换油时使用了不洁的过滤容器带进的污染物等;  (5)来自机械摩擦、变形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污染。 2 液压油污染的控制  为保证工程机械的作业性能,就必须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可靠的工作,要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可靠的工作,必须对液压油污染进行控制。  2.1 控制液压油的工作温度  液压油工作温度过高对液压系统的工作元件不利,同时会使液压油加速氧化。一般机械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最好控制在65℃以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工作温度以控制在80℃以下。控制液压油的工作温度主要是对液压系统的冷却器性能的控制,整个液压系统液压油油量的合理控制,液压系统元器件负荷及转速的控制。  2.2 元件和系统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进行清洁  元件在加工制造中,每一工序都必须对加工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净化清除;元件装配前必须进行清洁处理,装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检验;油箱和管道在去除毛刺、焊渣等污染物后,需进行酸洗以去除其表面氧化物;对初装好的液压系统作循环冲洗,并定时从系统中取样分析,循环冲洗直至系统清洁达到要求。  2.3 防止污染物混入液压系统  油箱要合理密封并装设高效能的空气滤清器以防止尘土、水分的进入;注入新油必须经过有效的过滤,系统的回油也应进行有效的过滤;管路接头等连接处密封严密,防止尘土、水分和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活动件(如液压缸活塞杆端)必须装有防尘密封装置。  2.4 液压油的过滤和净化  液压油过滤器(滤油器)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油液污染的重要元件,滤油器的应用必须保证过滤精度符合系统的使用要求,由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力损失应尽可能小,并应具有足够的油垢容量;定时对滤油器进行检查和净化。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度随着外界污染颗粒侵入率和系统内各种磨损颗粒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过滤比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合理选择过滤比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污染度。固体颗粒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合理选择滤油器的过滤比是控制系统污染的主要措施。  2.5 定期检查和更换液压油  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侵入会对液压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对液压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定期对各密封处、接头处进行检查处理,对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进行检查分析,还要定期更换液压油。更换液压油时必须将旧液压油放净,整个液压系统必须先清洁后,再注入新的液压油。  2.6 采用液压油污染度的在线监测技术  在工程机械上采用液压油污染度在线监测,可随时监测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品质,而且能及时准确地通过显示器显示污染等级及相应的原因,即使在工作人员没有观测到显示器显示的情况,当污染度达到相应的级别时,报警装置也会进行分级报警,以确保工程机械在使用中液压油性能及品质的良好性。 3 应用实例及验证结论  重庆智翔集团有一台ZL50装载机,液压系统经常出现问题,经查验主要是液压油污染度很高,通过更换有效的滤油器后,故障率下降了80%,同时进行了污染源的有效控制,结果是使用了两年几乎液压系统没有出现大的故障。在重庆惠工有限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工程机械液压方面的维修,几乎85%的故障是液压油污染所导致的,经过采用更换滤油器,进行滤油器的有效调整,绝大多数的设备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液压系统故障率直接降低了82%。  控制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的主要措施是合理选择滤油器的过滤比,并要控制污染源,通过科学控制及及时更换和改造,可使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提高了机械的寿命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立民. 邓冰松.林通. 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控制.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4.12  2. 许有清. 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4.8  3. 雷天觉主编. 液压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 藏发业. 董梅.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特性分析与控制. 建筑机械化.2002.1 参考链接我的二手工程机械网www.sdcmm.cn

求工程机械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及控制

4,影响液压油的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一) 液压油的质量要求: 汽车及工程机械等的液压系统使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这类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速不大而压力较高,故称为静压传动。液压油质量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常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有如下几点: l.适宜的粘度及良好的粘温性能,以确保在工作温度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能准确、灵敏地传递动力,并能保证液压元件的正常润滑。 2.具有良好的防锈性及抗氧化安定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易氧化变质,使用寿命长。 3.具有良好的抗泡沫性,使油品在受机械不断搅拌的工作条件下,产生的泡沫易于消失八以使动力传递稳定,避免液压油的加速氧化。 4.良好的抗乳化性,能与混入油中的水迅速分离,以兔形成乳化液导致液压系统金属材质的锈蚀和降低使用效果。 5.良好的极压抗磨性,以保证液压油泵、液压马达、控制阀和油缸中的摩擦副在高压、高速苛刻条件下得到正常的润滑,减少磨损。 除上述基本质量要求外,对于一些特殊性能要求的液压油尚有特殊的要求。如低温液压油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温使用性能;抗燃液压油要求具有良好的抗燃性能;抗银液压油可用于有银部件的液压系统。 (二) 液压油的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l.良好的流体状态 液压油流动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传递能量的效果,它与液压油的粘度、倾点及粘温性等指标有关。液压油的倾点和低温粘度,-应能适应油泵预计的最低操作温度。温度变化范围较宽的液压系统,其液压油应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否则,温度降低时,粘度增加太大,摩擦损失增加,泵送速度受影响;温度升高时,粘度变得过小,影响使用性能。可以通过在液压油里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来改善液压油的粘温性能。 2.良好的不可压缩性及抗泡沫性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体积不易发生变化,但液体中混入空气后就会使其压缩性受到影响。保持液压油的不可压缩性,对于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可靠地传递能量、确保操纵机构灵敏动作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使用的液压油多为石油型的,空气能溶解于油中,其溶解度主要取决于空气压力及温度。当空气在油液中保持溶解状态时,液压系统并不出现问题,但当液压油通过油缸、阀门或其它液压元件时,压力有时会突然降低,加之温度变化的影响,使得空气易从油液中释放出来并形成许多气泡,这将使液压油的不可压缩性受到影响。此外,液压系统的元件在运转中,液压油与空气在机械的翻搅下易于产生泡沫,如泡沫不能迅速消失,也会使液压油工作性能下降。因此,为使液压油具有良好的不可压缩性及抗泡性。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防止空气混入液压系统;另一方面要在液压油中加入抗泡剂,增强液压油的抗泡性能。液压油的不可压缩性用空气释放值来评价。液压油的空气释放值规定为:在50-C时,油品中携带空气减少到规定数量时所需的时问(min)。空气释放值采用SH/T 0308一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进行测定。液压油的抗泡性也称为起泡性,它是指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及生成泡沫的稳定性能。它一般用在一定条件下的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mL/mL)来表示。液压油的起泡性采用GB/T 12579一90《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进行测定。 3.良好的剪切安定性 为了改善液压油的粘温性,常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在剪力作用下,若分子链断开,将使液压油的粘温性变差。因此,加有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液压油,还应具备有良好的剪切安定性。 它通过规定的剪切试验,测定其运动粘度在某一温度条件下下降的百分率来表示。 常用的液压油剪切安定性试验方法有:超声波剪切试验,采用SH/T 0505一92《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剪切法,柴油喷嘴剪切试验;维克斯泵剪切试验;FZG齿轮机剪切试验。 4.良好的极压抗磨性 液压泵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和高压力,这就要求液压油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所谓圾压抗磨性是指油品通过保持在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油膜,防止金属相对直接接触而磨损的能力。评定液压油抗磨性通常采用四球机的长期磨损法进行,试验采用SH/T0189一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方法概要:在75C,1 200r/min,150N或400N的负荷条件下,运转60min,通过测球的磨痕直径进行评定。也可用齿轮试验机评定液压油的抗磨性,即采用SH/T0306一92《润滑油承载能力测定法(CL一100齿轮机法)》。方法概要;用一对钢一钢直齿齿轮,恒速运转15min,齿面载荷按级增加,各级载荷运转结束后,评定齿面的失效级。此外,液压油规格中的抗磨性要通过油泵评定,液压油规格有时也采用SH/T0307一92《石油基液压油磨损特性测定法(叶片泵法"进行评定。方法概要:在14.61MPa压力和65.5。C或79.5C温度下运转100h,测定叶片和定子的,失重量。

5,导致机油变质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润滑油变质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与润滑油本身的质量有关外,润滑油的存放不当,使用过程中没有正确的维护监测,润滑油有水分混入,与其他油品相混合等等都可能造成润滑油变质。
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由于与空气接触及受热,易被逐渐氧化。随着油中的酸性物质、胶质、铁屑、沥青质慢慢地增多,机油的颜色会渐渐变黑,黏度也会逐渐下降,同时性能降低,因而到了规定的换油期则必须更换新油。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换油不久,机油又很快地变质,颜色由深蓝变黄,或是先变黑后突然变灰,失去了原有的技术性能。 1.变质原因 ⑴机油中渗进了水分。机油中有水,会促使油泥的形成,使机油沾污变质(俗称“老化”),此时添加剂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能减弱,促进了泡沫的形成,使机油变成了乳化液,破坏了油膜。实验证明,当水分达到1%时,机件磨损将加快2.5倍。 ⑵曲轴箱通气性差,机油散热不良。柴油机工作时,会有一些燃烧气体窜入曲轴箱内,若活塞环严重损坏,此现象将更严重,曲轴箱内的气压将因此而升高,若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则会给活塞运行带来一定阻力,导致机油由油底壳与气缸体结合处向外渗漏。另外,泄漏到曲轴箱内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会促进机油很快变质。为此,必须使曲轴箱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有的柴油机上特设有通气管(呼吸管),其目的就是使曲轴箱的内、外压力处于均衡状态。 ⑶保养不当。在清洗曲轴箱时,若机油滤清器或散热器清洗不彻底或漏装机油滤清器的密封垫圈,则柴油机在加入新机油后,即使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也会使机油变得既黑又脏。 ⑷机油牌号使用不当。按照api(美国石油学会)等级标准,将汽油机机油分为6个等级,柴油机机油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油品品质越高。这两种机油原则上不能相互使用,特别是汽油机机油不能用于柴油机,但是凡标有apise-cc标记的机油,则为汽、柴两用机油。汽油机用机油应符合api-se品质等级,柴油机用机油应符合api-cc品质等级。按sea(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等级标准,将汽油机、柴油机的机油黏度各分为4个等级,凡带有w字样的油品是冬用机油,标号越大,黏度指标越高;凡标有sae15w-40牌号的机油,是冬、夏季均能用的机油,国外叫复合油,国内称稠化机油。因此,发动机选择机油必须注意其品质和黏度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即油品的等级牌号(api)和油品的黏度牌号(sae);在选用时,只能以高等级油品代替低等级油品,否则容易使机油早期变质。 2.简易鉴别 ⑴观察法。取曲轴箱中的机油少许,放于容器内慢慢倾倒,边倒边观察其流动情况,如油流细长、均匀、有光泽,表明油中无胶结杂质,尚能继续使用;若油流断续且粗细不匀、混浊发黑,则应更换。 ⑵擦研法。从柴油机曲轴箱中取少许机油,用手指擦研,如手感有机械杂质或黏度太差,则应更换。 ⑶蒸发法。取一张厚铜片置于明火上加热几分钟,然后取机油试样少许,滴于热铜片上,如果机油一滴在铜片上就发泡飞溅,说明机油内含水较多;若机油滴在铜片上没有飞溅,而立即发出爆裂声,则说明机油内含有有少量水,响声越强,则含水量就越多。
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由于与空气接触及受热,易被逐渐氧化。随着油中的酸性物质、胶质、铁屑、沥青质慢慢地增多,机油的颜色会渐渐变黑,黏度也会逐渐下降,同时性能降低,因而到了规定的换油期则必须更换新油。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换油不久,机油又很快地变质,颜色由深蓝变黄,或是先变黑后突然变灰,失去了原有的技术性能。 1.变质原因 ⑴机油中渗进了水分。机油中有水,会促使油泥的形成,使机油沾污变质(俗称“老化”),此时添加剂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能减弱,促进了泡沫的形成,使机油变成了乳化液,破坏了油膜。实验证明,当水分达到1%时,机件磨损将加快2.5倍。 ⑵曲轴箱通气性差,机油散热不良。柴油机工作时,会有一些燃烧气体窜入曲轴箱内,若活塞环严重损坏,此现象将更严重,曲轴箱内的气压将因此而升高,若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则会给活塞运行带来一定阻力,导致机油由油底壳与气缸体结合处向外渗漏。另外,泄漏到曲轴箱内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会促进机油很快变质。为此,必须使曲轴箱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有的柴油机上特设有通气管(呼吸管),其目的就是使曲轴箱的内、外压力处于均衡状态。 ⑶保养不当。在清洗曲轴箱时,若机油滤清器或散热器清洗不彻底或漏装机油滤清器的密封垫圈,则柴油机在加入新机油后,即使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也会使机油变得既黑又脏。 ⑷机油牌号使用不当。按照api(美国石油学会)等级标准,将汽油机机油分为6个等级,柴油机机油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油品品质越高。这两种机油原则上不能相互使用,特别是汽油机机油不能用于柴油机,但是凡标有apise-cc标记的机油,则为汽、柴两用机油。汽油机用机油应符合api-se品质等级,柴油机用机油应符合api-cc品质等级。按sea(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等级标准,将汽油机、柴油机的机油黏度各分为4个等级,凡带有w字样的油品是冬用机油,标号越大,黏度指标越高;凡标有sae15w-40牌号的机油,是冬、夏季均能用的机油,国外叫复合油,国内称稠化机油。因此,发动机选择机油必须注意其品质和黏度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即油品的等级牌号(api)和油品的黏度牌号(sae);在选用时,只能以高等级油品代替低等级油品,否则容易使机油早期变质。 2.简易鉴别 ⑴观察法。取曲轴箱中的机油少许,放于容器内慢慢倾倒,边倒边观察其流动情况,如油流细长、均匀、有光泽,表明油中无胶结杂质,尚能继续使用;若油流断续且粗细不匀、混浊发黑,则应更换。 ⑵擦研法。从柴油机曲轴箱中取少许机油,用手指擦研,如手感有机械杂质或黏度太差,则应更换。 ⑶蒸发法。取一张厚铜片置于明火上加热几分钟,然后取机油试样少许,滴于热铜片上,如果机油一滴在铜片上就发泡飞溅,说明机油内含水较多;若机油滴在铜片上没有飞溅,而立即发出爆裂声,则说明机油内含有有少量水,响声越强,则含水量就越多。
废气、水、高温、杂质等。
在低温或者上下班短途拥堵行驶时,低速运转加大了喷油量,曲轴箱中的水分和燃油没有完全蒸发,对机油形成乳化,导致油泥的产生。机油与空气接触,也有一个氧化的周期,基本矿物油5000,半合成7000,或者半年左右时间,全合成在10000公里左右。空气中的污染物、灰尘易通过气缸进入曲轴箱,导致机油的粘度增加,使机油润滑性变差。总之,到保养周期要及时更换机油,望采纳。

文章TAG:机械机械液体油都有些什么原因  请问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滴油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