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elly Clarkson Already Gone中文歌词

记住所有的事情,我们希望 现在我们所有的回忆,他们是烦人的 我们始终说再见 即使我们的拳头高举 它从来没有将已经制定出正确的 我们从来没有为这样或死亡 我不希望我们的努力才被扑灭 我没有到这里来举行你 现在我也不能停止 我想让你知道,这并不重要 如果我们走这条路 有人得走了 我想让你知道 你不能爱我更好 但我希望你继续前进 因此,我已经走了 看你就更难 不过,我知道你会发现另一 这并不总是让你想哭泣 开始时有一个完美的吻 然后,我们可以感觉到规定的毒药 完美不能保持这种爱活着 你知道我爱你 我爱你,足以让你离开 我想让你知道,这并不重要 如果我们走这条路 有人得走了 我想让你知道 你不能爱我更好 但我希望你继续前进 因此,我已经走了 我已经走了,已经离开 你不能让觉得权利 当你知道这是错误的 我已经走了,已经离开 没有移动 因此,我已经走了 记住所有的事情,我们希望 现在我们所有的回忆,他们是烦人的 我们始终说再见 我想让你知道,这并不重要 如果我们走这条路 有人得走了 我想让你知道 你不能爱我更好 但我希望你继续前进 因此,我已经走了 我已经走了,已经离开 你不能让觉得权利 当你知道这是错误的 我已经走了,已经离开 没有移动 因此,我已经走了
你拥有的跟你看到的不一样 有些东西没有办法衡量 不存在的东西也是没有办法来描述的 你的眼睛在闪烁 他们在闪烁 他们告诉我你在编制谎言 可恶得像糟糕的酸雨一样 你摧毁那个完美的我 可是你并不在意 你自作自受 我走了 去寻觅这世上值得共渡一生的人 今晚,漆黑隧道的尽头没有光亮 只有一段我必须结束的感情(这里是意译,跟容易理解些) 你错了 你认为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走进我的房间 但实际上你回来的时候我已经走了 我真的走了 有时我感觉自己很不忍心 无法释怀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你让我的心支离破碎 那就是跟你在一起时的我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我一路跌跌撞撞像坐过山车一样 你知道的,因为你那样对我,我才选择离开 你知道的,因为你那样对我,我才选择离开 去寻觅在着世上值得共渡一生的人 今晚,漆黑隧道的尽头没有光亮 只有一段我必须结束的感情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走进我的房间,那你错了 实际上你回来的时候我已经走了 我真的走了 你还能说什么呢 对不起不能挽回一切啊宝贝 带着伤痛离开吧 因为我走了 你现在做什么都不重要了 因为你的所作所为伤害了我 我只想知道真相 你拥有的跟你看到的不一样 你拥有的跟你看到的不一样 你拥有的跟你看到的不一样 你自作自受 我走了,去寻觅在着世上值得共渡一生的人 今晚,漆黑隧道的尽头没有光亮 只有一段我必须结束的感情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走进我的房间,那你错了 事实时你回来的时候我已经走了 我真的走了 真的走了 噢,是真的走了 走了 我走了 自己翻译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Kelly Clarkson  Already Gone中文歌词

2,地震对建筑物有哪些影响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三种:振动破坏、地基失效破坏、次生效应破坏。1、振动破坏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通过基础传递到建筑物上,引起建筑物本身的振动。建筑物耐受振动的强度有一定的限度,其破坏程度取决于地震力的大小;但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很复杂,破坏程度常由许多因素综合决定,包括地震波频谱组成和延续时间,建筑物的材料性质,动力特性,以及地基条件和地形等环境因素。2、地基失效破坏当地基强度较小或加速度很大时,地表层或下垫层可能达到屈服极限;此时岩石或土层不再具有完全弹性,将产生永久变形,进而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丧失,地基产生变位、移动。虽然地基破坏消耗了地震波的能量,减小了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但地基失效同时又造成另一种灾害,如建筑物下沉、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进而导致建筑物结构破坏。3、次生效应破坏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地震可能引起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陡峭的山区或丘陵地带,破碎的岩石和松散的表土可能由于地震所产生的振动与下卧的岩土层脱离,从而发生次生灾害;如果地震前发生大量、长时间降水,更易发生该类灾害。
在不同的地区,房屋对防震设防的要求也不一样, 根据建筑的结构、地质环境、所处区域的不同,抗震要求和性能也不相同,所以当地震级别大于设计设防时有可能破坏,国家的房屋对抗震设计一般要求是小震不毁,大震不倒为原则的。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1.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外力统称为荷载。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如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和活荷载(如人群、家具、设备、风雪及地震荷载等)两种。荷载的大小是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的重要基础,它决定着构件的尺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材、尺寸、形状等又与构造密切相关。所以在确定建筑构造方案时,必须考虑外力的影响。 在外荷载中,风力的影响不可忽视,风力往往是高层建筑水平荷载的主要因素,风力随着地面高度的不同而变化。特别是在沿海、沿江地区,风力影响更大,设计时必须遵照有关设计规范执行。此外,地震力是目前自然界中对建筑物影响最大的一种因素。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地震分布也相当广泛,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应以各地区所定抗震设防烈度为依据予以设防。地震烈度是指在地震过程中,地表及建筑物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2.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从事生产、生活的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对建筑物的影响。如火灾、战争、爆炸、机械震动、化学腐蚀、噪声等,都属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各种可能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振、防腐蚀、隔声等构造措施,以防止建筑物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3.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地理环境不同,大自然的条件也有差异。由于南北纬度相差较大,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气候条件差别也较大。由于气温的变化、太阳的热辐射、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地下水等,都会构成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建筑构配件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会因材料的热胀冷缩而开裂,严重的甚至会遭受破坏;有的会出现渗漏水现象;有的会因室内温度过热或过冷而妨碍工作等等。总之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故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应针对建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构配件及相关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设置防潮层、防水层、保温层、隔热层、隔蒸气层、变形缝等,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施工技术等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例如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的大跨度问题,新的装饰装修及采光通风构造不断涌现。所以,建筑构造也并非沿袭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在建筑构造设计中要正确解决好采光、通风、保温、隔热、洁净、防潮、防水、防振、防噪声等问题,应以构造原理为基础,在利用原有的、标准的、典型的建筑构造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构造方案。 5.经济条件的影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新型的节能材料、新型的防火、防水材料、配套家具设备、家用电器等大量中、高档产品相继涌现,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标准的变化,必然带来建筑质量标准、建筑造价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对建筑构造的要求也必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地震对建筑物有哪些影响

3,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性

1. 冲毁土地,破坏耕田尤其在丘陵地带,耕地主要分布在沟沿线以上的梁峁塬上,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2. 土壤剥蚀,肥力减退按照一个大概的比例,在流失的地表土中,每吨差不多含氮0.5公斤、磷1.5公斤、钾20公斤。水土流失不仅减少了土壤中的氮、磷、钾主要养分,也减少了土壤中硼、锌、铜、锰、铁等微量元素含量。据测定,流失的坡耕地比不流失的梯田,微量元素要减少1/3~1/2,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3. 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地、植被等生态系统要素,导致生态失调,进而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4. 淤积水库,堵塞河道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水库、河道和渠道,影响水利发展和水利工程效益发挥。回5.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资源。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地形破碎,土层变薄,地表物质“沙化”和“石化”,特别是土石山区,由于土层流失殆尽、基岩裸露,有的群众已无生存之地。据初步估计,由于水土流失,中国每年损失耕地3.7万公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左右。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损失已直接威胁到水土流失区群众的生存,其价值是不能单用货币计算的。6.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由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壤日益瘠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透水性、持水力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使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据观测,黄土高原每年平均流失16亿吨泥沙中含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东北地区因水土流失损失的氮、磷、钾总量约317万吨。资料表明:全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成灾面积约700万公顷,成灾率达35%,而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这更加剧了粮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紧缺。7.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降低行洪能力,一旦上游来洪量增大,常引起洪涝灾害。1949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8厘米—10厘米,有的河段已高出两岸地面4米—10米,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河流都有类似黄河的情况,随着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各地大、中、小河流的河床淤高和洪涝灾害也日益严重。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洪涝灾害,全国各地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第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8.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水土流失不仅使洪涝灾害频繁,而且产生的泥沙与流失的氮、磷及化学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引起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水利设施及其效益的发挥。据初步估计,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水库、山塘库容累积达200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淤废库容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200多座,按计算费用每立方米库容0.5元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元;而由于水量减少造成的灌溉面积、发电量的损失以及库周生态环境恶化,损失更是难以估计。9.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口、港口的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降低,而且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形成的山体塌方、泥石流等造成的交通中断,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据统计,1949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为15.77万公里,到1985年减少为10
水土流失主要有三类危害,分别是: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1、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与中国当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其中含有的机肥料相当于50个年产量为50万吨的化肥厂的总量。难怪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如此大片肥活的土壤和氮、磷、钾肥料被冲走了,必然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2、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浙江省虽然水土流失较轻,可是省内有8条水系的河床普遍增高了0.2—0.1米,内河航行里程当前比60年代减少了1000公里。比如1958年以前,从嵊县城到曹娥江可通行10吨载重量的木船。由于河床淤沙太多,如今已被迫停航,地表水资源变成沙子,航建公司改成“黄沙”公司。湖南省洞庭湖由于风沙太多,每年有1400多公顷沙洲露出水面。湖水面积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缩减到2740平方公里。更为严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陆地3米,这就丧失了它应承担的长江的分洪作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四川省的嘉陵江、涪江、沱江等几条流域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约20%以上的泥沙淤积于水库。据有关专家预测,照此下去,再过50年,长江流域的一些水库都要淤平或者成为泥沙库。3、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当前,中国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江、河湖(水库)水质的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则是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江水质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水土流失 - 搜狗百科水土流失(也被称为侵蚀作用或土壤侵蚀),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冰融等外力的磨损,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地表土壤的现象,使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受到破坏和损失,影响到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https://baike.sogou.com/v37126.htm?fromTitle=%E6%B0%B4%E5%9C%9F%E6%B5%81%E5%A4%B1
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资源。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地形破碎,土层变薄,地表物质“沙化”和“石化”,特别是土石山区,由于土层流失殆尽、基岩裸露,有的群众已无生存之地。据初步估计,由于水土流失,中国每年损失耕地3.7万公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左右。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损失已直接威胁到水土流失区群众的生存,其价值是不能单用货币计算的。(2)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由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壤日益瘠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透水性、持水力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使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据观测,黄土高原每年平均流失16亿吨泥沙中含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东北地区因水土流失损失的氮、磷、钾总量约317万吨。资料表明:全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成灾面积约700万公顷,成灾率达35%,而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这更加剧了粮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紧缺。(3)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降低行洪能力,一旦上游来洪量增大,常引起洪涝灾害。1949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8厘米—10厘米,有的河段已高出两岸地面4米—10米,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河流都有类似黄河的情况,随着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各地大、中、小河流的河床淤高和洪涝灾害也日益严重。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洪涝灾害,全国各地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第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4)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水土流失不仅使洪涝灾害频繁,而且产生的泥沙与流失的氮、磷及化学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引起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水利设施及其效益的发挥。据初步估计,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水库、山塘库容累积达200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淤废库容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200多座,按计算费用每立方米库容0.5元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元;而由于水量减少造成的灌溉面积、发电量的损失以及库周生态环境恶化,损失更是难以估计。(5)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口、港口的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降低,而且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形成的山体塌方、泥石流等造成的交通中断,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据统计,1949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为15.77万公里,到1985年减少为10.93万公里,1990年又减少到7万多公里,已经严重影星到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6)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由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造成的,且逐渐形成了“越恳越穷,越穷越恳”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1949年以后,人口增加更快,水土流失与贫困同步发展。如不即使扭转,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日益增多、群众贫困日益加深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耕地面积的减少将给子孙带来极大隐患。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40多年来全国因沟壑侵蚀、表土冲刷、水冲沙压等原因损失耕地达260多万公顷,平均每年损失6万公顷,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有3330多万公顷,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以上,带走氮、磷、钾约4000多万吨,相当于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初化肥的全年产量;土壤肥力下降已成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严重障碍,在南方土层较薄的地方,严重的水土流失,可使疏松表土流失殆尽,最后基岩裸露成为光板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见到的"红色沙漠"、"白沙岗" 、"光石山"都是水土流失导致的恶果。 据80年代初测定,福建长汀河田和安溪官桥的侵蚀坡面,平均每年流失1厘米厚的土层,在流失严重的地方,不但表土流失殆尽,而且红砂层变薄,白砂土层出露,出现碎屑层,土壤既旱又瘦,坡面的小老头松只有1米多高。另外,因长期沟蚀,把坡耕地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沟壑,坡地资源在破坏,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肥力普遍衰退,坡耕地土壤严重沙化,土壤含沙量高达60%~70%。
1. 冲毁土地,破坏耕田尤其在丘陵地带,耕地主要分布在沟沿线以上的梁峁塬上,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2. 土壤剥蚀,肥力减退按照一个大概的比例,在流失的地表土中,每吨差不多含氮0.5公斤、磷1.5公斤、钾20公斤。水土流失不仅减少了土壤中的氮、磷、钾主要养分,也减少了土壤中硼、锌、铜、锰、铁等微量元素含量。据测定,流失的坡耕地比不流失的梯田,微量元素要减少1/3~1/2,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3. 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地、植被等生态系统要素,导致生态失调,进而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4. 淤积水库,堵塞河道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水库、河道和渠道,影响水利发展和水利工程效益发挥。

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性


文章TAG:我有移动破碎谁哪里有活我有  移动  破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