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分解炉出口温度有哪些,炉出口温度高低对分馏塔操作有何影响
来源:整理 编辑:盒子机械网 2024-04-14 23:09:39
1,炉出口温度高低对分馏塔操作有何影响
1) 出口温度升高,塔内热源充足,侧线温度都有上升趋势,为保证操作平稳,需要增加顶回流,否则产品质量偏重;2) 出口温度偏低,塔内热源不足,塔顶温度和侧线温度都要下降,为保证操作平稳,就需要减少塔顶回流,否则产品质量偏轻。
2,分解炉内的温度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
受炉内加入的新东西的温度和外界加热的热量影响!如果对这个回答满意,请点回答内容下面的“…”,再点击“采纳”,谢谢了!

3,预分解窑系统关键位置气流温度宜控制在什么范围
预分解窑系统关键位置气流温度宜控制的范围
1、烧成带气流实际温度:1600~1800并;
2、窑尾烟气温度:950~1100度;
3、分解炉上、中部气温:820~880并;
4、分解炉下部或出口的气温:〈900度。
5、1级旋风筒出口气温:350度左右。
信息来源于:www.gyxxjx.com 巩义市新兴机械厂

4,分解炉出口一般温度多少合适
分解炉的出口温度要高于炉中 40℃以上。额定出水95℃,回水70℃。首先,对于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的效率变化情况,应根据锅炉效率曲线来确定,大部分锅炉在80%负荷时效率最高。而在100%负荷时效率并不是最高的,同时在低负荷时(《60%)一般效率是较低的,由此出现了模块锅炉的多级运行理论。基本信息锅炉运行时,只有使受热面所吸收的火焰及高温烟气的热量不断被水或蒸汽带走,使受热面金属得到一定的冷却,锅炉才能有效而安全地工作。因此,锅炉中的水或汽水混合物,必须在闭合回路中持续而有规律地循环流动。锅炉的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自然循环是依靠热水部分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小于不受热部分水的密度,从而形成压力差,促进锅水流动。强制循环是利用水泵的推动作用,强迫锅水流动。蒸汽锅炉普遍采用自然循环。对于热水锅炉,尽管采暖系统几乎都采用强制循环,但在锅炉中两种循环方法均可采用,自然循环是依靠出水与回水之间的密度差来形成的,强制循环是利用网路中的循环水泵实现的。
5,对预分解窑操作有何要求
预分解窑的正常操作要求与一般回转窑相似。即保持窑的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的平衡与稳定,以保持窑的烧结能力与预热能力的平衡与稳定。预分解窑的发热能力来源于两个热源,传热能力则依靠预热器、分解炉及回转窑三部分装置;烧结能力主要由窑的烧成带来决定,预烧能力则主要决定于分解炉及预热器。为达到上述两方面的平衡,操作时必须做到前后兼顾,炉、窑协调,稳住烧结温度及分解温度,稳住窑、炉合理的热工制度, 一般回转窑要稳定合理的热工制度,首先必须稳定窑前烧成带的温度及窑尾烟气温度,分解炉窑要稳定合理的热工制度则必须稳定窑两端及分解炉内温度。如果窑的烧成带温度稳不住,不但会影响窑内物料的预热,还会影响分解炉内温度(窑内炉系统)。如果窑气温度过高,易引起窑尾烟道结皮、堵塞。若分解炉内温度过低,物料分解率下降,则使入窑物料预烧不够,使窑速稳不住,产量降低。分解炉出口气温过高,则易引起炉内及炉后系统结皮、堵塞,甚至影响排风机等的安全工作,所以操作中必须首先稳住窑两端及分解炉内温度。 通风、加煤、喂料是影响窑、炉全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应通过计算与实际调整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合适关系,并保持相对稳定。因为当系统排风量一定时,如果增大窑的通风,则分解炉的用风将会减少;反之,增大分解炉的风量,会减少窑内的通风。在保持相同过剩空气系数时,通风量的变化,意味着发热能力的变化,同样,如果通风量保持不变而改变窑、炉的燃料加入量,也会影响窑、炉的发热能力及温度,分解炉内900℃以下的气温是靠料分解吸热来抑制的,如果喂料量过多或过少,必然引起分解率的下降或出炉气温的升高,以致引起窑内料层的波动,造成窑、炉系统热工制度的紊乱。 由于窑内煅烧决定着熟的质量,因此窑的操作应占主导地位,应使整个窑、炉系统平衡稳定。但又不能像传统中空窑那样,仅凭窑头看火,随时调节风、煤、料的量,即可达到稳定生产的目的。新型干法窑要求系统处于均衡稳定的条件下,保持各项技术参数合理,达到最佳的热工制度。信息来源于:www.gyxxjx.com 18838036300 谢经理
文章TAG:
影响分解炉出口温度有哪些影响 分解 分解炉